加德满都:尼泊尔一项新的政府调查显示,过去12年,尼泊尔未能降低贫困率,20%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
在此期间,尼泊尔经历了政治不稳定、长期停电、地震、新联邦宪法出台、第一次和第二次联邦选举以及Covid-19大流行。
尼泊尔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的《2022-2023年第四次尼泊尔生活水平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3年,多达20.27%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而2011年这一比例为25.16%。
根据统计局的数据,贫困率是根据修订后的贫困线计算得出的,即每人每年72908卢比(约合543美元),这是满足他们基本的食物和非食物消费需求所必需的。
统计办公室首席统计师Toyam Raya说:“我们希望将贫困率降低到人口的15%。”“但由于2015年的致命地震和Covid-19大流行影响了我们的努力,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20%以上。”
据国家统计局称,贫困率下降幅度大于预期的另一个因素是提高了贫困线的最低标准。
根据统计办公室的数据,2010年至2011年的贫困线为每人每年19261卢比(基于日常必需品的最低成本),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每人每年42,845卢比。
但考虑到消费模式的变化,新的贫困线设定在7.2万卢比以上,而消费模式的变化反过来又导致了消费需求的增加。
印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如果按照过去的标准,人均年收入为42,845卢比,那么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将为3.57%。
它补充说,最新的贫困率是根据对全国9600户家庭进行的调查得出的。
专家表示,尼泊尔让人们摆脱贫困的选择有限。
“尼泊尔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基础来让人民摆脱贫困线。贫困率的下降可以归因于汇款的流入,这促进了家庭消费,”经济学家Govinda Nepal说。
“汇款不是稳定的收入来源。只要农民工挣到钱并寄出去,受抚养的家庭就可以消费。但是当这些移民回国时,他们的消费可能会受到影响。”
据统计办公室的官员称,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减轻贫困所做的努力,以及工资和汇款的增加,是过去12年来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。
专家们表示,即使是轻微的冲击,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刚刚处于贫困线以上的人跌破贫困线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存在差距,不同省份的贫困率也不同。
调查显示,城市地区的贫困率为18.34%,而农村地区的贫困率为24.66%。
从各省来看,贫困率最高的是苏杜尔帕什钦省(34.16%),最低的是甘达基省(11.88%)。
自1990年恢复民主以来,尼泊尔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。
1995年至1996年进行第一次生活水平调查时,尼泊尔的贫困率为42%,到2003年至2004年进行第二次调查时,这一比例降至31%。调查结果公布之际,政府正准备起草其第16次定期计划。
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Min Bahadur Shrestha说:“调查显示,尼泊尔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尽管减少的幅度低于预期。”
“这份报告表明,为了减少贫困,我们需要在新的定期计划中引入新的干预措施。”
根据最新的生活水平调查,在过去的12年里,印度人的年平均消费支出增长了66%,从2011年的75,902卢比增长到2023年的126,172卢比。-加德满都邮报/ANN
×